一條5米寬的清澈河渠從金牛區迎賓大道一號居民小區前緩緩流過,仿佛一根泛著柔和光澤的碧綠綢帶,一頭系著城市水環境的改善,一頭系著民生福祉的增進。
“走,一起去河邊走哈,消消食。”夏日傍晚,伴著涼爽的河風,市民郭廣興與妻子梁沁攜手沿著金牛區四斗渠迎賓大道段,開始了一天中最愜意最放松的散步時光,“通過黑臭水體治理,我們徹底‘告別’了家門口的臭水溝,現在與碧水清流做鄰居,生活質量確實不斷在提高。”
金牛區四斗渠迎賓大道段的治理成效正是成都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為了讓碧水清流常與市民為鄰,成都一直全力以赴。
治水是生態文明建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踐行綠色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描繪美麗中國畫卷中的重要一筆,在成都受到高度重視。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目前,生態環境部、住建部正在我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專項督查。
怎么排查?
對城市建成區內所有地表水體
進行排查和水質監測
成都城市建成區范圍內的41段黑臭水體是怎樣排查出來的?據了解,2015年10月,按照國家“水十條”要求和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迅速安排市水務局、市環保局會同11個區政府,對城市建成區(四環以內)范圍內的所有地表水體進行排查和水質監測,共排查出黑臭水體41段,其中,輕度黑臭19段,重度黑臭22段,總長度11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市水務局、市環保局分別在官網上將黑臭水體名稱、水體類型、起始邊界、長度、黑臭級別、水質狀況、治理責任人及達標期限進行公示,并逐級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納入了“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
怎么治理?
對358個下河排水口進行溯源排查
第八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工程開工
“我們嚴格按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要求,組織專業隊伍,對存在排污問題的358個下河排水口進行溯源排查,科學制定治理措施,組織環境、市政、水利、生物等領域專家,逐一審查每段黑臭水體治理方案,廣泛征集多方意見,綜合采取治理措施,做到‘一河一策、一口一策、一源一策’。”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還成立專門巡查隊伍,定期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水質抽檢和效果驗收,做到完成一段、查驗一段、銷號一段、管護一段。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實施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在不新增建設用地、不停產的情況下,將污水處理能力由40萬噸/日提高到75萬噸/日,外排水均達地表水Ⅳ類標準(總氮除外),為城市建成區41段黑臭水體整治所截流污水納管處理提供先決條件。同時,開工建設第八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工程,為中小河渠增加環境用水。
治得如何?
市域內主要河流設立地表水監測斷面107個
顯示成都河流斷面水質明顯改善提升
“不久前,我們收到了市環保局的一組水質監測數據,可以說算是成都市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的成績單,同時,這組數據也為我們接下來的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提勁鼓氣。”站在水質已全面達標的雞公堰旁,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點開手機,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中心城區府河、南河、沙河的13個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斷面水質得到明顯改善,2016年至2018年5月,Ⅰ~Ⅲ類水質斷面優良比例逐年上升,分別達到15.38%、53.85%、61.54%,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逐年下降,分別為38.46%、7.69%、0%。永安大橋(出中心城區)斷面2018年水質已從2016年的劣Ⅴ類改善為Ⅳ類。
“城市黑臭水體的整治,有力促進了河流斷面水質明顯改善提升。”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那么這些監測數據是通過什么方式收集分析出來的呢?據了解,成都城市建成區范圍內的41段黑臭水體,全部分布在城區四環以內中小河渠(相關部門沒有設監測點),但最終都會匯入主要河流,成都在市域內主要河流上共設置地表水監測斷面107個,全面監測全市水質情況。
如何加強?
計劃到2020年
全域成都消除黑臭水體目標全面實現
未來, 成都將怎樣加強黑臭水體的治理?“在全力推進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的同時,按照相關要求,我們將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作擴大至全域范圍,共查明城市建成區外黑臭水體255段,治理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郊區(市)縣,計劃2018年底前治理完成132段,2019年底完成余下123段。”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255段黑臭水體中已完成截污治理措施121段,正在施工30段,正在開展前期工作104段。治理完成下河排水口1133個,新建污水管道150.9公里、處理設施67座,日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萬噸,新建配水工程10處,整治“散亂污”企業1065家,清除河道淤泥126.3萬立方米,拆除違建2430平方米,已完成截污治理的河渠水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提升。
2018年,成都計劃新建污水處理設施60.24萬立方米/日,提標升級改造污水處理設施23.72萬立方米/日,新建污水管網197.54公里,改造老舊污水管網109.75公里;規范整治適度養殖區280家(戶)畜禽養殖場,整治后的畜禽養殖場實現養殖污染零排放,同時做好已經完成清理整治的2876家禁養區和養殖區養殖場的復查;限期整改仍存在違法排污問題的241家機動車清洗站、72家餐飲店,實現洗車場中心城區(5+2)100%、其他區(市)縣80%達標排放;按照《成都市農貿市場排污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完成206個農貿市場整治;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洗砂場整治工作;全面完成1518家排污入河“農家樂”的排污治理工作。
到2020年,中心城區四環以內河渠水網體系將進一步完善,水質進一步改善,水系、岸線、通道、綠化“四通”基本形成,全域成都消除黑臭水體目標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