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記者從保定市綜合執法局獲悉,經過兩年的治理,主城區 7 條河流水質經專業機構檢測,已擺脫黑臭水體困擾。
9 條河道水體黑臭,市民意見頗深
據介紹,按照國家和省要求,2015年底,保定市對主城區黑臭水體情況進行了排查和認定(2017 年擴大至中心城區)。經調查,保定市中心城區九條河道共68.55公里,其中主城區7條長約63公里,分別為一畝泉河、清水河、護城河、府河、黃花溝、環堤河、候河。中心城區清苑區金線河2公里、徐水區瀑河3.6公里列入黑臭水體整治范圍,其他縣(市)沒有整治任務。
市水系辦工作人員介紹,市區列入整治的九條河道黑臭程度均為季節性、時段性的輕度黑臭,主要是每年2-4月份清水和雨水補入間隙,因河水流動性變差造成的。對于黑臭水體,市民意見頗深。家住佳遠水源灣的市民劉先生稱,當初買房子就看中旁邊有一畝泉河,哪料想除了河道放水的日子,其他不少時間河道里的水都是黑臭的。河道兩側一度被垃圾和荒草占據,實在影響市容。
近年來,因河道水質問題,保定市候河、護城河都曾發生過死魚現象,引起市民廣泛關注。
投入8000多萬元標本兼治,7條河道告別黑臭
記者了解到,保定市黑臭水體總體整治計劃是:2016 年整治護城河、一畝泉河、清水河三條水體共17.65公里;2017年整治黃花溝、府河、瀑河、金線河四條水體共25.3公里;2018年整治候河4.6公里;2019年整治環堤河21公里。整治資金列入市或區財政預算,目前已完成投資8080萬元。
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凈化、生態修復”的基本技術路線,保定市全面開展整治工作。黑臭水體整理的關鍵與難點在于“控源截污”。為此,保定市及時啟動沿河排污口整治,封堵截流沿河市政及非市政排污口,污水不再直排河道。兩年來,保定市主城區共封堵河道非法排污口260多個。在深入排查的基礎上,清理取締2戶對水體有污染影響的養殖戶,徹底杜絕了面源污染。全面開展河道垃圾清理、生物殘體及漂浮物清理、清淤疏浚、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景觀綠化等工作。同時,堅持清水入市,兩年來清水入市補淀過超過1億立方米。
經過兩年努力,截至2017年底,保定市已按計劃完成護城河、一畝泉河、清水河、黃花溝(除綜合治理外)、府河、瀑河和金線河7條水體整治。經委托水質專業檢測機構,水質均已達到不黑臭標準。
目前,按照黑臭水體總體整治計劃,保定市正加快候河黑臭水體整治,目前已完成排污口排查工作。相信清水繞城的日子,正在一步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