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被一湖四水滋養著的三湘大地,正在打一場碧水保衛戰。今天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湖南省以“一湖四水”系統聯治為重點,持續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省“一號重點工程”和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昔日漫江碧透的湘江、秀美如花的洞庭開始逐漸呈現。
壓實責任,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湖南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緊壓實各級各有關方面的責任。
“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嚴格獎懲,強化生態環保的硬約束,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主動作為。”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省政府向14個市州政府交辦重點整治任務,明確要求拉條掛賬,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確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務。
責任到位后,中央環保督查整改、飲用水源環境整治、園區環境管理和污水處理廠建設、以及城市黑臭水體和不達標水體整治等一批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一一解決。
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7.99萬畝黑楊被清理、140個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工業聚集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332個縣級城市飲用水源地問題得到整治……一組組數據背后,是湖南治水護水的堅強決心和可喜成效。
綜合施策,推進湘江、洞庭湖治理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洞庭湖是“長江之腎”,保護湘江與洞庭湖,成為綠水青山的題中之義。潘碧靈介紹,湖南持續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省“一號重點工程”,并全面打響了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全民保衛戰。
湘江曾深受重金屬污染之痛,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陽水口山、郴州三十六灣、婁底錫礦山等五大區域是污染的重中之重。如今,清水塘最后6家企業年底前全部關停,竹埠港28家重化企業已全部退出,水口山二廠的遺留廢渣、物料得到無害化處置,婁底的青豐河、漣溪河正在恢復往日風采……湘江保護和治理一步步向縱深處拓展。
洞庭湖則全面推進十大重點領域和九大重點區域整治,違規采砂、侵占岸線、圍網養殖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被嚴查處、零容忍。益陽大通湖、常德珊珀湖、岳陽黃蓋湖等洞庭湖周邊湖泊,也相繼完成了湖面水產養殖清理,“珊珀湖水質短短幾個月即從劣Ⅴ類提升到了Ⅳ類標準。”
在持續不斷的碧水保衛戰中,湖南正把長江岸線變成美麗岸線,把洞庭湖變成大美湖區,把一湖四水打造成綠水青山的靚麗名片。
省級環保督查將于6月展開,覆蓋14市州
環保督查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在6月13日召開的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省委書記杜家毫強調,要用好環保督查這個“利器”。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湖南省省級環保督查將于6月20日展開,第一階段將督查衡陽等7個市州,下半年對剩余7市州展開第二批督查,實現省級環保督查對市州的全覆蓋。
省水利廳副巡視員楊光鑫介紹,督查內容將圍繞中央環保督查整改問題、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相關工作落實情況、區域性流域性突出環境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問題等議題進行,督察完成后將形成報告,經省委省政府批準后反饋給市州,并提出時限,按時限整改。
為了切實加強督查效果,省級督查將借鑒中央環保督查的方法,公布電話、郵箱,接受群眾舉報監督,“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提升人民群眾的環保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