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鏡頭下的社旗縣趙河公園風景宜人。近年來,社旗縣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努力實施水生態修復治理,為當地群眾打造良好的休閑環境。
關鍵詞 碧水保衛戰
中原腹地的河南,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河流,河流水質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攻堅,打響碧水保衛戰,保障飲用水安全,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水環境質量呈現穩中趨好的態勢。
清亮亮的河流回來了
在許昌市建安區蘇橋鎮西村,村民葛根奇對身邊河流的水質變化感到欣喜:“小時候石梁河河水很好,俺常在里面逮魚。上世紀九十年代后,附近工廠的污水把河流變得黑臭。這幾年污染治理,水質變好了,水鳥又飛回來了。”
2017年開始,我省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要求2018年年底省轄市建成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縣(市)城區基本完成黑臭水體截污納管,其余縣(市)城區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疏浚。
治河,要責任到人。2017年,我省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5萬多名河長“走馬上任”。今年前4個月,五級河長已經密集巡河61200人次,及時發現問題,護河治水。
我省正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清河行動,垃圾河、黑臭河將徹底得到整治,實現“污染控、黑臭除、權屬明、河湖凈”的治理目標。
“河道清潔、河水清澈、河岸美麗”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城鄉再現旖旎水景
針對城市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我省正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促進城鎮污水再生利用,同時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推動工業節水。
近年來,我省各城市積極推進水污染綜合治理,掀起了河道清淤、污水治理、水系建設的熱潮,打造“親水、近綠、怡人”景象,提升城市顏值。
開封依靠豐富的水資源,實施“一渠六河”“十湖連通”工程。通過截污控污、河道清淤、橋梁建設、水生態修復等措施,被譽為“北方水城”的開封目前處處可見瀲滟波光。
人工濕地這一城市新景觀在許昌就有7處之多,總面積達660余畝。這些濕地有的用來處理污水處理廠尾水,有的則是直接用來提升河流水質。
美麗鄉村,從治河開始。我省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解決垃圾圍村、污水橫流等問題。清河行動使“河流環村、綠柳垂絳”的景象重新出現在群眾眼前。
全省水質明顯改善
為讓中原大地碧水長流,我省還開展了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關閉、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保護、地下油罐防滲改造等專項整治行動,實行“一河一策”,逐步恢復水生態,全省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河流變清了,老百姓心情更舒暢了。
今年前5個月,國家考核我省的94個河流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55個,占58.5%,達到國家要求的高于53.2%的目標;劣Ⅴ類水質斷面5個,占5.3%,達到國家要求的低于15.9%的目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我省境內干渠水質持續保持Ⅱ類及以上標準,確保了“一渠清水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