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中分、九河環繞,多年來太原城因水而美,也因水而擾。
在太原市區,由于部分區域雨污分流尚不完善,污水連同雨水匯入河道、排洪渠、緩洪池,最終通過排污口進入汾河。由于沿線單位、居民眾多,河道成了垃圾、污水的消納場所……
2017年,太原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全面啟動了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八河治理”作為其中的重頭戲于當年5月全面開工。一流設計,為八河量身定制最美風光;城六區政府先行,全民配合拆除違建、臨建,掃清“八河治理”障礙;優中選優,中鐵六局等中字頭頂尖建筑團隊進駐,匠心筑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河道工程……
一時間,“八河治理”成了全民期盼,全城焦點。
最高峰,同一時間,有2.6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巧匠奮戰在八河河堤;最忙碌,人歇機不歇,八河治理施工現場24小時作業的場面成為整座城市最美的風景之一;最重視,“八河治理”工程啟動以來,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親自領辦,多次實地查看工程進展,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擔任汾河太原段河長,無數次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各種問題。
6月27日,太原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向社會宣布:“八河治理”即將全面竣工,告別黑臭水體,政府工作報告里承諾的“一水中分、九河環繞、水清岸綠的水韻龍城格局”將兌現,八河沿岸也將迎來快速發展時代。
不讓一滴污水直排汾河
三山環抱,一水中分、九水環繞的龍城太原山水形勝、格局獨特。連接市區與東西山的9條河道穿城而過,為缺水的北方城市帶來些許靈動。
多年來,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污水連同雨水匯入河道,加之隨意亂扔的垃圾,最終都通過排污口進入汾河,由于沿線單位、居民眾多,河道成了垃圾、污水的消納場所,幾經清理,面貌未能徹底改觀。
以南沙河綜合治理工程為樣板,2017年5月,太原市啟動北沙河、北澗河、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風峪河、北排洪溝的“八河治理工程”,總投資約258億元。治理過程不僅要完善城市路網結構,提高河道防洪標準,還要消除河道內的黑臭水體,最終提升汾河水質,將這些河道打造成一道道亮麗的綠色景觀長廊。“以往,一條河道的綜合治理要持續一年多,此次八條河道同時開工,又要求高規格規劃、高標準建設,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施工難度前所未有。”新聞發布會上,太原市城管委黨工委副書記武衛華介紹,工程啟動以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親自領辦,市長耿彥波數次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問題。近400天里,太原市城鄉管委工作人員每天與數千名建設者奮戰在現場,目的就是通過八河綜合治理,不讓一滴污水再直排汾河。
經過綜合治理后的八河,污水怎么處置?武衛華介紹,未來,污水將通過地下一座座連接井匯入新鋪設的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雨污分流不僅提升了城市污水收集率、污水處理率,消除了黑臭水體,避免污水對河道、地下水的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還將進一步提升河道防洪能力,防洪標準將達到100年或50年一遇。以虎峪河為例,河道上游增建了沉沙池,雨季雨水將匯入沉沙池沉淀過濾,再與沿線單位、居民區產生的生活污水一道進入位于晉祠路下方的污水主管網,最后進入晉陽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的中水,通過河道沿線敷設的中水管網回用于河道的水體補給,或是市政、環衛作業使用,水環境得到治理,還實現了綜合利用,一舉兩得。
河、路共治將帶來綜合效益
實現雨污分流,消除黑臭水體,只是“八河治理”工程的目標之一。太原市把“八河治理”作為一項綜合工程,河、路共治,最終實現河水清、河岸綠、道路暢,綜合效益顯現。“‘八河治理’遵循的是‘源頭治理、蓄水調洪,雨污分流、河水復清,快速交通、綠色長廊,連片改造、全面提升’的總體思路。”武衛華表示,“八河治理”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治理、水系的雨污分流、道路交通的立體改造、綠化的提質升級以及地下管線建設等內容,河道總長69公里,快速路138公里,共有24座高架橋,136處下穿通道和84座跨河橋,新建雨水管線145公里、污水管線110公里。
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除了北澗河、北排洪溝尚未具備整體通車條件外,其他6條河道快速化改造完畢,已經開始機動車放行。北澗河道路快速化改造預計本月底可實現通車。北排洪溝道路快速化改造預計7月底前可實現通車。
武衛華表示,工程全部竣工后,將極大改善太原市區水環境、交通環境,進而改善人居環境、產業發展環境。
水清岸綠的水韻龍城格局將形成
一條條新修繕的城市快速路平坦寬闊,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綠堤岸風景如畫,如今,在全面進入收尾階段的“八河治理”各個工地,兩岸綠樹環繞,一條條別致的景觀長廊躍然眼前。
讓全體太原居民欣喜的是,在疏浚河道、雨污分流、河水復清基礎上,八條河道沿線兩側分別增建15米寬綠化帶,沿河街頭游園、綠地40余處,這將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為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在河道的源頭,太原市還將種植水土保持林帶。其中在北澗河,將在東山地區建設面積為2417.9公頃的水土保持林帶。水土林帶建成后,整個水域的林草覆蓋率將達到75.8%,為城市居民提供面積達14.3平方公里的環境優美小流域,極大改善東山地區村莊人居環境。此外,在北澗河現有流域溝谷中,增設7座塘壩及302座谷坊攔截泥沙,并修建與之配套的100座水窖與10座蓄水池,實現源頭治理。治理范圍內預計將減少流沙侵蝕量7.6萬噸,每年蓄水量達412.9萬立方米。
一項綜合工程的實施,也給八河沿岸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門前有了快速路,門口有了小游園,家住河西地區從事房地產開發的黨先生表示,伴隨河道治理和道路建設的完工,同步實施的水、電、氣、暖、通信等基礎服務設施,也將一并建設到位,大大提升了城市區域綜合承載力,八條河流域將成為太原市未來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帶。
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視察時曾深情囑托:“讓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治理河道、雨污分流,道路立體改造,綠化提質升級……太原正以一場消除黑臭水體攻堅勝利戰,交出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這一年太原水治理答卷。
○鏈接
八河這樣改造
北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西起濱河東路,東至307國道,河道長10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
北澗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西起濱河東路,東至牛駝村東側1公里,河道長10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
玉門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東起濱河西路,西至西山煤電廠,河道長11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
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東起濱河西路,西至白家莊路,河道長8.6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
九院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東起濱河西路,西至白家莊路(西局二中處),河道長10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
冶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東起濱河西路,西至西山旅游公路,河道長7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
風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東起濱河西路,西至植物園北門,河道長6.4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
北排洪溝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東起濱河西路,西至上莊街,河道長6公里,道路規劃紅線寬15米、綠線寬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