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內建了大量的植草溝,植草溝對雨水具有一定的滯留作用,可以使雨水再次下滲。
7月10日,石家莊市正式進入主汛期,為解決雨水滯留的問題,近幾年石家莊市加大了海綿城市建設。其中七大園林工程被市政府列為海綿城市試點工程,龍泉湖是其中的“大手筆”,在規劃建設以及后續的施工中,都秉承著海綿城市建設原則,增加雨水的收集、儲蓄、遲滯并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合理有效的排水,減輕雨量高峰段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提供新的思路,為石家莊市“海綿化”起到很好的示范性作用。
綠地、路、場地,形成雨水下滲體系
“海綿城市,簡單理解就是最大限度留下雨水、利用雨水,除了本區域,還要集蓄周邊區域的雨水。為了盡量多地增加雨水的收集、儲蓄,龍泉湖建立了完善的雨水下滲體系,分點線面來解決。”市園林局龍泉湖園林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中綠地自身對雨水具有一定的吸納作用,因此以綠地形成雨水下滲的“面”;園區內的場地大部分采用透水性鋪裝,它們與下沉式綠地等形成整個公園的“點”;全園的道路均采用透水性鋪裝,它們形成整個下滲體系的“線”。
“具體來說,在園區內設計有緩坡大草坪,以吸納更多的雨水,從源頭上控制雨水徑流量。”這位負責人表示,而園區內的場地則運用透水性鋪裝、嵌草鋪裝、木鋪裝等高透水性的材料,與場地進行銜接,使場地對雨水有一定的消納作用。園區內的道路共分
三級,一級路主要以透水瀝青路面為主;二級道路主要運用了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陶瓷透水磚以及透水瀝青;三級道路以砂石為主,使用多種透水性鋪裝,這樣,增加對雨水的吸納作用,也減少路面的積水。
建設植草溝,打造雨水滯留系統
“為了更多地收集雨水,園內還建了大量的植草溝。整個園區的雨水通過下滲體系會被消納一部分,沒有下滲的雨水將進入植草溝中。”這位負責人表示,植草溝對雨水具有一定的滯留作用,而且可以使雨水再次下滲。在集中承接雨水的區域,或是與場地相接的區域,植草溝可進行局部放大,形成雨水花園,更大程度地滯留雨水。
龍泉湖根據地形,在平緩的區域設置普通的植草溝,在坡地設置爬坡植草溝,在坡度較陡,雨水沖刷力較強的區域設置礫石溝。結合道路設置植草邊溝,將
道路上的雨水以及周邊場地或是綠地中的雨水匯集到植草溝中進行滯留并傳輸。而植草溝局部放大的區域以雨水花園的形式來設計。利用雨水花園中的植物、沙土、礫石等滯留雨水,并使之逐漸滲入土壤。
同時,園內還有景觀旱溪,其主要是通過種植耐濕性強的植物結合景石、鵝卵石等形成具有觀賞性的景觀溪流,并連通到綠地水體中。在功能上景觀旱溪可收集雨水,最大限度地將雨水等自然降水用于公園景觀水體的補充、營造,盡量減少人工補水,并能應對四季變化,豐水期和枯水期均能展現不同的美感。
另外,在植物的選擇中,龍泉湖合理搭配不同的景觀植物,提高凈化水體的能力。如在生態駁岸上的植物有垂柳、金絲垂柳、旱柳、水杉等,調蓄容積的植物有水蔥、細葉笀、斑葉芒、蘆竹、菖蒲、水生鳶尾、千屈菜等。
將建一系列屋頂花園、生物凈化池
記者從市園林局獲悉,石家莊市的七大園林綠化工程被市政府列為海綿城市試點工程,除了龍泉湖,還包括滹沱河濱水生態公園、滹沱河生態綠廊、體育公園、環城水系東南線、新城大道綠化、太行大街綠化。龍泉湖是其中的重點工程,目前建設中側重點為海綿的“吸水”性,后期會對水的再利用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施工,建設一系列如生物凈化池、屋頂花園、雨水收集循環系統等凈水、循環水系統。將來,龍泉湖會為石家莊市“海綿化”起到很好的示范性作用,為以后的城市低影響開發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