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全國46個城市的黑臭水體整治情況,其中,12座城市的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而臺州就是這12座城市之一。
記者 周瑛:“這里是路橋桐嶼下保涇河,經過整治,原先的垃圾河、黑臭河已完成美麗蛻變,清澈的河水、河道里的荷花與河邊的公園、別墅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河道兩岸綠意叢生,河中荷花婷婷,下保涇的蛻變,折射出的正是“五水共治”的累累碩果。幾年前,這條長2.1公里的河道,違章建筑多,垃圾遍布。自“五水共治”行動開展后,當地拆除了河岸違章建筑,集中清運陳年垃圾,實施河道疏浚,結合中央山公園二期工程對下保涇實施了生態修復。現在,下保涇已成為中央山公園中不可缺少的美景。
游客 張女士:“在感覺上面的話,比如說空氣也是蠻好的,從整體的這種美化環境(來說),都是蠻好的;其實這個公園有很多人都喜歡來這里健身,跑跑步等等。”
為了維護水清、岸綠、景美的整治成果,治水工作者用腳步丈量,用眼睛記錄,實行“一周一巡查”、“一月一回頭”制度,促進治水工作常態化。
路橋區桐嶼街道五水共治辦工作人員 陳露露:"像我們下保涇有專門的2個保潔員對每天的日常進行保潔,還有就是像河長制,鎮級河長是每個月三次,十天巡一次,然后村級是每周巡一次。"
同樣借著全市開展小微水體整治的 “東風”, 溫嶺的鑒洋池塘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溫嶺鑒洋村黨支部書記 林良富:“ 河里原來淤泥太多了 我們把淤泥清理掉了 現在河水水質就變好了 平時我們一個月四次五次 專門看河面河岸清理垃圾 現在水質就非常好了。”
池塘治理非一日之功,要保證掛號水體剿劣,又要確保池水不反彈,加強日常巡查成為了一種工作常態。
城西街道鑒洋村黨支部書記 林良富:“洗衣服這一塊你們都要跟別人說一下 以后不要放在這里洗衣服 洗下去對水質有污染的。”
據了解,近5年來,臺州市按照“水岸同治、標本兼治”的總體思路,以“清三河”、“兩覆蓋”、“兩轉型”等專項行動為重點,打出“提、截、清、治、修、補”治污組合拳:2014年全面完成垃圾河清理,2015年基本完成黑臭河整治,2017年全面剿滅劣Ⅴ類水質斷面和劣Ⅴ類小微水體,河湖水質實現根本改善。接下來,我市將全面開展“污水零直排建設” 和“美麗河湖”建設,推動治水工作從“治”向“用”轉變,為“美麗臺州”建設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