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018北京CBD創新發展年會獲悉,近年來,朝陽區在全區范圍開展溯源治污工作,統籌推進水環境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今年以來,已鋪設截污管線146.2公里,通過10座大型污水處理廠、14個小型污水處理站、31個臨時處理設施,每天可以處理污水322.9萬噸,基本完成33條段黑臭水體治理,5處國家、市級考核斷面和13處出境補償斷面,在年底前達標,流入通州的9條河道水環境全面改善。
朝陽區推進全域黑臭水體治理,加大了鄉管溝渠治理力度。其中,68條段正在治理,結合衛生城區創建,剩余61條段溝渠治理工作也將加快推進。
2018年,朝陽區600多位“區-街鄉-村(社區)”三級河長上崗,持續巡查189條河道及支渠數萬人次,涵蓋43個街鄉,河流總長度459.11公里,重點解決污水直排、垃圾亂堆亂倒、涉河違法建設等水環境突出問題。
據朝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北京市第一批全面推進河長制的城區,朝陽區全面落實河道分級分段領導責任,建立“區-街鄉-村(社區)”三級河長組織體系和以黨政一把手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落實體系。設置區級總河長、副總河長、區級河長共15名,確定86名街鄉級河長和559名社區(村)級河長,將區域內38條主要河道和151條支渠納入河系統一管理,每條河流都有河長管理。
今年以來,朝陽區三級河長各司其職,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研蕭太后河、壩河、亮馬河等主要河道和國考斷面治理工作,直接督辦水環境重點問題的解決。街鄉河長、社區(村)河長巡河數萬人次,發現處理污水直排、垃圾亂堆亂倒、涉河違法建設等問題3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