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海綿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在西安舉辦,石家莊海綿辦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了研討會,自2016年9月正式啟動“海綿城市”試點工作,到2018年9月份整整兩年過去了,石家莊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進行的如何?記者采訪了石家莊市海綿城市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武勃。
武勃介紹說,石家莊市海綿城市建設自2016年9月正式啟動至今已整整兩年,如果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是頂層設計年,那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是落地年,在過去的這一年里海綿城市建設共完成投資13億元,在城區600萬平方米區域融入了海綿設施,輻射面積10平方公里。
城區龍泉湖公園、東環公園、濱水生態公園等14個大型公園建設了植草溝、生物樹池、濕地、下沉式綠地等海綿設施,使公園內的雨水就地消納下滲,補充了地下水,減輕了市政管網的雨水壓力。
維明大街、倉盛路、倉裕路、中山路、華西街等多條道路采用了透水瀝青、透水磚、導流井、蓄水模塊等海綿體,加速了雨水下滲,減少了道路積水,緩解了雨季交通擁堵;談固北大街、建設北大街等泵站建立了調蓄池,減輕了雨季橋下雨水壓力,減少了城市內澇。
2018年,石家莊又有17條道路正在進行前期手續和設計工作,包括體育大街南延、解放大街、塔北路等,在工程前期立項中均包含海綿城市設施的投資,在施工圖設計中也有海綿城市設計的專項設計內容,設計完成后按相關規定進行了報批手續。
各縣(市)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齊當生力軍,按照賦予的“三個一”(一個公園、一條道路、一個小區)任務,“新三區”藁城、鹿泉、欒城和13個縣(市),在主動加強與市海綿辦的聯系,積極參加市級各類培訓的基礎上,結合各自轄區項目建設實際,組織實施海綿城市建設。
武勃說,海綿城市的建設需要盡量減少硬化,見縫插綠。針對40毫米以下降雨量能夠讓市民不再看海,但大雨和大暴雨仍需要排水管網、泵站和污水處理廠等灰色設施共同發力。
圍繞“2020年建成區20%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這一要求,2018年石家莊市將啟動實施30平方公里的重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工作,2020年完成建設任務。
武勃說,下一步海綿城市建設將打造海綿城市精品工程、亮點工程;結合小區新建及老舊小區改造,積極推廣海綿型建筑與小區,并選取典型小區,利用現有條件因地制宜,發揮綠地與調蓄池作用,海綿型小區的建設將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