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日從禪城區環保局獲悉,11月12日,禪城區已完成季華大橋交通穿越項目的環境整治工程。至此,禪城區今年9項水源地環境問題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
今年佛山市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共有83項環境問題需要清理整治。其中禪城區為9項,清理整治任務完成率在全市率先達到100%。
禪城區水環境整治工作包括改善河涌水質和保障飲用水源安全。禪城區堅持人民群眾利益優先,認真抓好飲用水源保護區(下簡稱“水保區”)環境管理工作,切實保障飲用水源安全。
記者了解到,取水點位于禪城區境內的水保區有2個,分別是沙口-石灣水廠水保區與紫洞水廠水保區;此外,取水點位于其他區、但是部分水保區面積在禪城境內的水保區有2個,分別是樂從水廠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與藤溪水廠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
近年來,沙口-石灣水廠水保區與紫洞水廠水保區的水質,均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評價標準要求,達標率保持100%。
完善機制
落實監管各部門保水有責
據悉,為進一步明確各單位在水保區環境管理中的職責,加強日常監管力度,今年8月,禪城區環保局草擬、禪城區政府印發了《禪城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長效監管工作方案》。
該方案主要針對當前全區飲用水源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明確,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部分工作責任主體不明確、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足等,確定了各單位在水源保護區環境管理方面的工作職責,將水保區重點日常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范疇,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從而實現各單位高度重視、盡職履責,提升全區水保區環境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全區飲用水源安全的長期目標。
為進一步壓實責任,禪城區政府于今年10月30日,分別與4個鎮街和6個職能部門簽訂了《飲用水源保護區長效監管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水保區一級區種植和養殖行為清理、圍網建設和保潔等具體責任,督促各單位切實履責、加強水保區環境管理。
此外,區環保局,南莊鎮、張槎街道、石灣鎮街道,佛山市水業集團還共同簽訂了《禪城區進一步加強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工作三方協議書》,規定協議三方(區、鎮街、水業集團)要各司其責,加強對水保區的日常巡查,并及時對環境風險隱患進行處置。
立行立改
海邊街污水隱患問題已解決
今年3月,國家生態環境部開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要求各地對水源地內的環境問題進行自查,并逐級上報。
根據上級要求,禪城區立即對紫洞、沙口水保區以及樂從、藤溪水保區涉及禪城區的范圍開展自查工作,共發現問題2項;5月下旬,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督查組,對禪城區專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現場督查,巡查并交辦了7個水保區環境問題。
禪城區高度重視,立即對上述共9項問題開展整改。截至11月12日,已完成全部9個問題整改,整改進度在全市居首位。
借本次督查之機,一些水保區內的歷史遺留問題和風險隱患問題均得到了妥善整改。例如:南莊紫洞村海邊街有50多戶居民,位于紫洞水廠水保區一級區內;該區域原為漁民上岸后的聚居區,且遠早于紫洞水廠建廠前存在,但是長久以來,其生活產生的污水未得到有效處置,客觀上使得紫洞水廠取水點的水質存在安全隱患。由于搬遷難度大、補償數額高等原因,該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在本次督查中,南莊鎮轉變思路,專門邀請了有資質的單位,對海邊街居民生活廢水對水保區水質的影響進行了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海邊街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設施進行了改造,將生活污水統一收集至污水存儲罐,然后跨過大堤排入市政管網,解決了污水隱患問題。下一步,南莊鎮有意向對海邊街居民進行整體搬遷,以徹底解決該區域的生活污染源問題。
此外,禪城區交通運輸局近期完成了季華大橋交通穿越項目的環境整治工程。之前,季華大橋缺乏廢物收集設施,如果有危化品運輸車輛途經大橋時發生事故,廢物有可能直接排入水中影響水質。此次環境整治,區交通局在季華大橋配備了應急設施,配備了排廢管道及應急處理池,并做好了相關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此舉將推動全區交通設施環境污染應急處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在最近國家飲用水源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回頭看”和省生態環境督察工作中,督察組均對禪城區水保區的環境問題整改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加強監管
建立三方巡查機制
為落實飲用水源保護區標準化建設工作,禪城區環境保護局計劃在沙口-石灣水保區、紫洞水廠水保區新建6.2公里高標準生態圍網。目前,沙口水保區約1.8公里的圍網已建成、紫洞水保區圍網將在11月底完成。同時,還在各水源保護區內新建了22個警示牌(道路、橋梁)、14個界碑、18個宣傳牌和8條宣傳橫幅。
禪城區城市綜合管理局(公用事業)對沙口水保區生態涵養區的大門進行了修復,拆除了廢棄建筑物,增設了相關宣傳標牌和告示,并計劃在生態涵養區內新建3.6公里隔離網。
禪城區還加強對水源保護區衛生保潔、農業清理工作。按水保區管理要求,水保區一級區范圍內不允許存在種植、養殖行為。近日,張槎街道組織對沙口-石灣水廠水保區內零散種植行為進行了清理,南莊鎮對紫洞水廠水保區的清理行動也同步展開。另外,根據《禪城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長效監管工作方案》的規定,相關鎮街均制定了水保區的常態化保潔計劃,水保區環境面貌有望煥然一新。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提升水保區的環境管理水平,禪城區還創新機制、加強水源保護區巡查工作。根據《禪城區進一步加強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工作三方協議書》內容規定,按照區環保局每月1次、各鎮街每周1次的頻率,對全區水源保護區進行巡查;市水業集團每天對取水點上游1000米、下游500米的水域范圍進行巡查。
另外,禪城區在沙口水廠水保區生態涵養區建立了環衛人員巡查機制,由區城市綜合管理局(公用事業)安排3名工作人員每日專職對該區域進行巡查。由區環委辦對巡查人員進行培訓,并建立微信群,共享調度巡查信息。
部門呼吁
不要在水保區內丟棄垃圾
記者從區環保部門了解到,雖然目前全區水保區環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水保區環境管理還面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水保區既包括水域范圍,還包括陸域范圍。僅沙口—石灣水廠水保區和紫洞水廠水保區在禪城轄區范圍內的面積就有約1100畝,僅靠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力量,難以做到全覆蓋和高頻次巡查。當前,禪城區水保區內還經常發生不文明行為,主要是破壞圍網等標準化設施、傾倒垃圾、釣魚游泳等。
例如,沙口—石灣水廠水保區的圍網,在剛建成不到一個月內就被人惡意破壞;紫洞、樂從和藤溪水廠水保區內建筑垃圾隨意堆放、生活垃圾亂丟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種行為既給飲用水源水質造成了安全隱患,又增加了政府的管理和清理難度。
為此,禪城區環保部門呼吁廣大市民,飲用水源安全關乎千家萬戶,請自覺保護水保區環境,拒絕丟垃圾、釣魚游泳等行為;同時,水保區圍網、標識標牌等設施屬于公共財物,蓄意損毀的可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條例進行查處,情節嚴重的可處15日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