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羅湖區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暨水污染治理決戰年動員會召開。

羅湖召開專題會議,發出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暨水污染治理決戰動員令。
2019年,羅湖區計劃完成治水投資9.8億元,完成小區和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15個,補缺新建管網22公里,完成7個小微黑臭水體整治,實現5個黑臭水體“長制久清”……近日,羅湖區發出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暨水污染治理決戰的“總動員令”!
2月21日,羅湖區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暨水污染治理決戰年動員會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暨水污染治理決戰年動員會精神,總結2018年羅湖區污染防治及水污染治理工作,部署2019年具體工作任務,全力做好“水污染治理決戰年”工作,推動全區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湖區委書記賀海濤作了總動員。羅湖區區長羅育德主持會議。全區相關部門和各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對轄區20條河流開展“一周一測”
羅湖今年計劃投資9.8億重拳治水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力開展水污染治理決戰年的決策部署,及區委區政府在污染防治上決戰決勝的部署要求,會上提出了2019年羅湖區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總目標。“羅湖藍”、“羅湖綠”、“羅湖水”,都將成為城區的靚麗名片。
據了解,2019年,羅湖區計劃完成治水投資9.8億元,完成小區和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15個,補缺新建管網22公里,完成7個小微黑臭水體整治(羅雨干渠、高澗河、大塘龍明渠、桂木園涵洞、東湖公園人工湖、蓮塘河帝景臺段、沙灣截排隧洞),實現深圳河口斷面穩定達五類、筆架山等5個黑臭水體“長制久清”(深圳河、布吉河、清水河、大坑水庫排洪河、筆架山河)。PM2.5控制在25.7微克/立方米以下。完成海綿城市建設2.7平方公里,實現建成區水體生態補水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落實市里部署要求,從“投資建設為主”向“投資建設與運維管理并重”轉變,羅湖將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重點推進“排水管理進小區、物業管理進河道”,最終實現黑臭水體整治、暗涵汊流整治、雨污分流管網、正本清源改造、污水處理提標拓能、“散亂污”監管、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態環境修復、智慧流域管控體系等“九個全覆蓋”。據羅湖區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排水管理進小區”將依托國有排水公司開展專業化管理,從建筑立管、化糞池(隔油池)到出戶管、再到市政管網、直至水質凈化廠,全鏈條保障正本清源、雨污分流成效;“物業管理進河道”將借鑒物業化管理理念,借助無人機、視頻監控、水質快速檢驗設備等,以市場化、科技化手段實現對所有水體的管理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和水質全天候監測。
此外,羅湖今年還將組織開展“利劍三號”、“散亂污”整治等行動,推進“三產”涉水污染源整治。對轄區20條河流開展“一周一測”。組織開展河湖“清四亂”及“五清”行動,落實“萬里碧道深圳行動計劃”,實現治水、治產、治城相融合。
會上還宣讀了《羅湖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關于開展全面攻堅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和全面消除黑臭水體行動的命令》(2019年第1號)。
力爭把“作戰圖”變成“實景圖”
年底前全面消除轄區黑臭水體
賀海濤表示,今年是深圳市委確立的“水污染治理決戰年”,羅湖要集中資源力量,主攻水污染治理,確保年底前全面消除轄區黑臭水體。
會議要求,全區各部門要全面梳理分解各項目標任務、按期保質完成治水工程建設、多管齊下做好專業化管養維護、綜合施策抓好面源污染治理;要堅持整體施策,系統防治污染,扎實推進垃圾分類減量、持續改善轄區空氣質量、強力整治各類噪聲污染,全面提升城區人居環境質量;要加強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堅決以硬作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要力爭把“作戰圖”變成“實景圖”,把“軍令狀”變成“軍功章”,為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區、推動羅湖全面振興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