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臨沂市城市管理局以黑臭水體整治、水污染防治為重點,在中心城區市管區域開展排水聯合執法集中整治行動。通過行動,對市級管理區域的排水戶、排水行為全面排查,重拳整治突出問題,有效遏制違規行為,推動臨沂城區排水環境的提升和改善。
整治行動自4月上旬開始,整治一周以來,行動小組共排查建檔排水戶320余家,查處違規排水問題34處,其中建筑工地違規排水16起、雨污錯接5起;對查處問題全部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擬立案處罰1家,采取強制措施1家。
據悉,此次整治行動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和市城市排水維護管理處抽調40名業務骨干、10臺執法車輛,成立專門行動小組,下設綜合組和四個推進組,整治范圍主要為市直排水管理區域,包括蘭山主城區、北城新區一期以及羅莊區、河東區、高新區、經開區的內環路、中環路。
此次行動重點整治“未經許可私接亂排、建筑工地違規排水、小區和單位雨污錯接、未繳納自備井污水處理費”等四大突出問題。
針對查處的情況,分類嚴肅查處,對一般違規行為下發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標準和完成時限,督促自行消除影響;對雨污錯接、施工堵塞破壞管網、向水體偷排污水等突出問題,堅決立案查處、頂格處罰;對拒不配合整改、不繳納污水處理費等惡劣行為,采取斷電、斷水等強制措施,切實讓違規者受到嚴厲懲罰。
現場直擊
現場1:工地私自排放污泥水,嚴罰!
16日,在金源路與開源路交會處附近,記者跟隨檢查組巡查到一處工地附近發現,路邊人行道上,從一處窨井口伸出一根長十米左右的粗管,管子直徑20厘米左右,延伸到綠化帶附近,從管子里流淌出稀薄的黃泥,整個路面都是泥水。
“這是典型亂排污泥,不僅污染周邊環境,泥水進入排水管道還容易堵塞管道。”城管執法人員介紹,隨后城管執法人員直接來到附近的施工工地,現場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同時要求限期整改,下一步將立案查處。
執法人員表示,此處工地已經是第二次處罰了,“前期我們查處過一次,也是同樣的情況,當時工地沒有辦理排水許可證,查處后,工地也相應地進行了整改,沒想到這次他們還是頂風作案,此次立案查處肯定會從嚴從重處理。”
針對工地排放污泥情況,根據相關規定要求,工地必須將泥水經過三層沉淀后才能排放,“泥水里面含有很多泥沙,直接排放到排水管道里,容易形成沉淀,時間久了就容易堵塞管道,而且清理起來十分麻煩,施工工地的泥水是從地下打樁抽取,一般不存在污染,只是含有大量泥沙,在經過三層沉底后,泥沙基本沉底在池子里了,排放出的都是水。”城管執法人員介紹,有很多工地圖方便,不經過沉淀,直接向排水管道排放泥水。
現場2:污水管道錯接雨水管網,嚴查!
在北城新區,沂蒙晚報記者跟隨檢查組來到沭河路和天津路交會處附近,排水處工作人員來到一處窨井口處,打開井蓋,發現里面有渾濁的污水,城管執法人員隨后聯系了附近的商場工作人員,要求對污水管道進行整改。
“此處存在雨污水管道混接的情況,這個地方正常是雨水排放的管道,結果出現了污水,經過查看發現,附近有污水管道直接連接到了這里。”排水工作人員介紹,隨后城管執法人員對該商場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
針對北城新區部分河道出現的黑臭水現象,城管執法人員表示,大部分是雨污水錯接,導致原本進入污水管道的污水,排進了雨水管道,而雨水管道與河道相通,結果這些污水就排放進了河道,引起河水的污染。
“北城新區采取的是雨污分流,雨水管道主要是泄洪、排水的作用,污水管道是直接通到污水處理廠,然而許多小區單位在連接雨污管道的時候,部分出現錯接亂接的情況,隨著北城新區入住率逐漸提升,污水量增多,錯接雨水管道排放的情況就增多了。”城管執法人員表示,為了更好地整治亂排亂放情況,市城市管理局專門設置了相關大隊,加大對該類情況的查處,排水部門也加大了整治和梳理。
整治行動亮點:
強化執法,邊整治邊“回頭看”
此次整治行動完善跟蹤督辦和重點督辦措施,邊推進整治行動、邊開展“回頭看”。堅持“管理、處罰、整改”多手抓,堅決杜絕“罰了不改、以罰代辦”等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輿論關注的重點案件制定專項查處方案,切實啃掉硬骨頭,形成有力震懾。
聯合懲戒,納入信用平臺
此次整治將排水行為納入城市管理系統信用平臺,建立排水主體信用分級管理制度,對信用評分較低的排水主體加大檢查執法力度。同時,積極協調納入市級信用聯合懲戒平臺,提高違規排水成本,倒逼排水主體規范排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