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安徽段水環境質量達歷史最好水平。記者9月11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安徽長江流域國家考核斷面的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1.4%,為國家負責監測和考核以來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最高值。
2019年1-7月,安徽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74.3%,高于年度考核目標2.6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
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0%,好于2019年度考核目標0.9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設區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4.6%,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長江流域國家考核斷面的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1.4%,為國家負責監測和考核以來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最高值,超過國家考核目標(目標值80%),較2017、2018年同期水平分別上升1.4、5.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7%(目標值1.7%),較2017、2018年同期分別降低3.3、1.7個百分點。
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決定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以來,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級領導落實責任,靠前指揮,專項攻堅行動有序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據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羅宏介紹,截至8月底,全省印發“23+N”問題四批1303個,各市已上報完成整改1042個,完成比例79.97%,驗收通過832個,占上報完成整改問題數80%。
其中,對于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反映的23個問題,截至8月底,各市已上報完成整改12個,其中除馬鞍山尖擔溝、昭明溝黑臭水體問題正在組織驗收外,其余11個問題已通過驗收,按要求將《銷號備案登記表》上報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備案。剩余11個問題整改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N”類問題共1280個,截至8月底,各市上報完成整改1030個,目前完成驗收銷號備案821個。
今年1-8月,安徽全省實施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872件,罰款總額11583萬元;執行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案件總數1137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3件,罰款金額210萬元;查封扣押案件861件;限產停產案件139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19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5件。
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范圍內已批未開工的28個項目,均依法停止建設,已完成企業搬遷36家。前期排查的17249家“散亂污”企業,已完成整改16666家。“清廢行動2018”發現的1788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782個;“清廢行動2019”生態環境部交辦的352個疑似固體廢物環境問題已全部完成現場核查,核實的119個固體廢物環境問題中,已完成整改107個;排查出的221個固廢問題堆場,完成整治215個;全省摸排163座尾礦庫,完成閉庫41座。全省已有1356家重點排污單位實現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