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星辰全媒體記者從長沙市2019年水環境治理新聞發布會了解到,2019年1-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為100%,較2018年同期上升4.3個百分點,Ⅳ類、V類、劣V類水質比例已為0%。
瀏陽河實現“一河清水入湘江”的美景
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瀏陽河水質提升,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的美景。
2019年1-11月,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提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親自指揮調度,以環委會、河長制為抓手,強力推進流域綜合治理。長沙印發了《長沙市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實現國禎、長善垸、敢勝垸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標準提升到地表水準Ⅳ類,其他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同時,通過加密監測、監控網絡和嚴格執法監管,有效震懾了違規排污行為。如今的瀏陽河流域綜合治理已經更加科學,源頭保護更加完善。2019年,長沙市已完成32個鄉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其中涉及瀏陽河的8處,累計惠及瀏陽河流域鄉鎮人口97700人。
溈水河水質改善 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6萬噸/天
除了瀏陽河牽動市民的心以外,溈水河流域的水體保護,也令人關注。
“溈水河流域的水質明顯變化,離不開寧鄉市各級部門的支持。”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2019年,長沙市生態環境局提請市政府批復了《溈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綜合整治方案》,水質實現總體好轉。
2017年到2019年,溈水河流域的水質實現了“三級跳”,水質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溈水河水質為Ⅴ類,2018年為Ⅳ類,2019年1-11月,溈水河勝利斷面平均水質達到了Ⅲ類標準。
效果凸顯的背后,長沙做了大量工作。
針對溈水河流域水污染特點和現狀,寧鄉市制定了“除臭剿劣”三年行動計劃,望城區制定了八曲河流域系統性污水治理計劃內容,共計鋪排80個項目,總投資 950998.19萬元,涉及生活污染源治理項目26個,工業污染治理項目5個,農業農村污染治理項目10個,水資源調度措施項目15個和其他治理措施項目24個。
長沙建立健全了定期常態化的調度、協調機制,完成了“四溪一渠”168個排口的整治、封堵,清淤疏浚30多公里。同時,全力推進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四溪一渠”治理截污管網及生態補水工程建設。2019年,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6萬噸/天。
保障60余萬農民飲水安全 未來24小時監控入河排口
2019年,長沙市鋪排水污染防治重點項目49個,實現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能力37.5萬噸/天,完成尾水提標至準Ⅳ類標準28萬噸/天,新增工業廢水處理能力10.7萬噸/天,提標改造鄉鎮污水處理廠27座,新建鄉鎮配套污水管網66公里,建成水質自動檢測站34個。
長沙重視飲用水水源防治工作,2019年,長沙已完成32個鄉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有效保障了60余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
目前,全市正開展湘江干流、湘江支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工作。據統計湘江干流及沿岸2公里范圍內,估計排口數量接近1000個。長沙擬新建視頻監控設施、水質自動監測站。今后將對入河排口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預警,排查異常排水情況,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