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區中北部排澇能力提升項目 設計總蓄水能力5.7萬立方米 8月11日,在銀川市金鳳區中北部排澇能力提升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對地面停車場及配套設施進行施工。該項目的調蓄池建設工程已完工,且在前幾日的降雨中發揮了作用,有效提升了金鳳區中北部地區的排澇能力。
“項目設計總蓄水能力達5.7萬立方米,調蓄池分為兩座獨立池體,單座蓄水能力為2.85萬立方米。每座池體內均配置3臺潛污泵,并配套建設進出水管道系統、粗格柵、細格柵、真空反沖洗系統及監控、通風、電力等附屬設施。”該項目負責人麻吉介紹,項目位于金鳳區毓秀公園南門停車場東側,總占地面積12881平方米。地面停車場及其配套設施的施工,在保障防汛功能的同時,既能美化城市景觀,又能緩解公共停車壓力,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
記者了解到,金鳳區中北部排澇能力提升項目的雨水調蓄范圍覆蓋金鳳區中北部25.7平方公里。通過建設大型地下調蓄池及配套管網,可在強降雨時高效收集初期雨水和溢流污水,顯著減輕市政排水壓力,降低內澇風險。
金鳳區南部排水系統調蓄水池工程 有效提升區域防澇泄洪能力 作為今年銀川市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的重點工程之一,金鳳區南部排水系統調蓄水池工程項目正在全速推進。目前,項目建設已取得階段性突破,蓄水池第一道混凝土支撐體系完工,80%的基坑土方開挖任務完成,第二道內支撐混凝土澆筑完畢,正全力推進第三階段土方開挖,整體工程進度已達45%,為后續主體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鳳區南部排水系統調蓄水池工程項目位于寶湖中路與滿城南街交會處東北角,將新建一座地下封閉式調蓄水池,池長277.8米,池寬37.8米,平均有效水深8.3米,有效容積75000立方米,同時配套建設進水泵站、進出水管道等相關附屬設施。項目服務范圍北起長城路、南至南繞城高速、西起親水大街、東至唐徠渠,服務面積7.5平方公里。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區域防澇泄洪能力,為城市安全筑牢“韌性屏障”。
七子連湖排水防澇優化提升改造工程 預計11月中旬完成建設 8月11日,銀川市金鳳區南部七子連湖周邊排水防澇優化提升改造工程進入初期雨水調蓄池施工階段。該工程將從源頭解決雨水出路問題,緩解合流排水系統下游壓力。按照規劃,工程將把市政雨水出水口就近接入水系,完善項目服務范圍內的雨水管道及附屬設施,實現初期雨水截流、中后期雨水排入七子連湖與二排水溝水系。
在金鳳五路與康銀巷交會處,初期雨水調蓄池的基坑已開挖完成,施工人員及車輛正進行基坑支護,這標志著排水防澇優化提升改造工程進入關鍵階段。據介紹,七子連湖沿線將新建7個初期雨水蓄水池,中后期雨水可直接排入湖中。項目預計于11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設內容。
“初期雨水棄流設施是一種用于收集和處理降雨初期污染較重雨水的基礎設施,也是生物滯留設施、滲透塘、滲井、濕塘、蓄水池等低影響開發設施的重要預處理設施。”銀川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初期雨水棄流設施是什么樣的呢?在金鳳區閱海萬家E區西側小微公園,記者看到一處已建成的設施,其采用“電動截污井+初期雨水棄流池”來收集和棄流初期雨水。開始降雨時,初期雨水會沖刷地表,攜帶灰塵、油污、垃圾等污染物,形成濃度較高的徑流。此時,初期雨水棄流設施會通過特定裝置截留并處置這部分污染嚴重的雨水,讓后續相對干凈的雨水排放或進入收集利用系統。
據了解,該設施是保持河湖水質的重要措施,也是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及城市排水系統中的關鍵設施,不僅能有效減少初期雨水對水體和環境的污染,還能降低后續雨水處理的難度和成本。隨著銀川市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大部分城市建成區已建成分流制雨水、污水系統,城市“韌性”持續提升。
來源:銀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