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記者從太原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一泓清水入黃河”重點工程——太原汾河流域水質天眼系統建設項目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太原汾河流域形成了天地一體、水陸同步的水生態環境數字化、智能化監測網絡,實現了“數據采集—問題交辦—受理處置—反饋銷號”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太原汾河流域水質天眼系統建設項目總投資7360.5萬元,是集水質監測、數據分析、預警預報、精準溯源、調度指揮及可視化展示于一體的數智化管理平臺。該項目主要包括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體系(含23個簡易式標準站、42個水質預警站)、入河排污口水質自動監測體系(含12個水質預警站)、雨水泵站水質自動監測體系(含17個水質預警站、38個流量監測站)、水質預警溯源監測體系(含3個水污染預警溯源在線站、1個移動式水污染物監測設備)、河湖巡航監測體系建設(含15個無人機及作業平臺)和天眼系統平臺。
“天眼系統建成投運后,將構建起‘斷面—水體—污染源’全鏈條監測溯源線的技術體系。”太原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科科長張永強介紹,系統可及時掌握汾河干流與沿入河排污口的污染動態,全面提升太原市汾河流域水環境風險防范水平,為境內水環境質量穩定達Ⅲ類水質、助力“一泓清水入黃河”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