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把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點任務,繼續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藍天保衛戰成效顯著。加強重點行業深度治理,實施5家鋼鐵企業、15家焦化企業、17家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建設,分別完成改造目標任務的80%、69%、71%。深化呼包鄂、烏海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在烏海及周邊地區試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輪值制度,提升重污染天氣協同應對能力。突出采暖季原煤散燒污染治理,加大春耕備耕期間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開展夏秋季臭氧攻堅行動,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今年上半年,全區平均PM2.5濃度為2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優良天數比率為87.8%,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氣比率為0.3%,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六項大氣污染物濃度同比實現“六降”。
碧水保衛戰穩步推進。深化全區水環境形勢分析會商,通過預警研判、溯源調查、技術幫扶和跟蹤督辦,推進水環境質量鞏固改善。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整治原則,強化入河排污口整治,累計排查入河排污口3072個,溯源率100%、整治率97%。強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出水達標監管,1月—6月,全區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出水達標率99.78%。上半年,全區地表水國考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占比73.7%,優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3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占比2.6%,優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1.9個百分點。切實抓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黃河干流內蒙古段水質連續5年穩定在Ⅱ類優良水平。
凈土保衛戰持續深化。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梯次推進整縣美麗鄉村建設。持續加強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防控,排查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217家。強化優先監管地塊土壤污染管控以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監督指導509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開展自行監測和隱患排查。推進涉化工園區地下水污染專項整治,匯總集成自治區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一張圖”。高標準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完成建設項目176個。積極推進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237個行政村治理任務,占年度任務的67.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62個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內蒙古將持續加強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有效防控生態環境安全風險,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持續改善,努力把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構筑得牢不可破。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