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以來,巴中市在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中,按照“政府引導、部門規劃、鄉村組織、農戶自愿、廣泛參與”辦法,強化領導,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取得了顯著成效。1至6月,全市累計投資3980萬元,建成農村飲水工程690處,解決了7.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占年度目標任務的56%。
據市水務局副局長蔣吉發介紹,為解決好飲水工程建設中首先面臨的水源選擇問題,水務部門認真做好水源可靠性論證,大力倡導利用保證率高的地表水,優先選擇水庫水和水質較好的河水、山泉水。在一些地方,還打破行政區劃限制,統一調度,優化配置,保證充分利用好優質水源。積極推行集中供水模式,在新建的690處飲水工程中,場鎮供水占 376處,解決了近4萬人的飲水。
水務部門近年來還采取果斷措施切實加強水庫水質污染綜合治理。一是全面禁止、取締施肥養殖,規范網箱養殖,倡導和推廣健康生態養殖;二是加大治理投入,爭取各級財政預算專項資金;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將水庫治污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加強督查督辦。同時,加強河流污染防治,抓好納污總量控制和排污口設置審批,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為確保供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由專人負責水質監管,分散供水工程由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農戶進行定期消毒。據統計,全市集中供水工程的專業監管人員已有480余名,年清洗消毒費用投入超過180余萬元。為進一步強化水質監測,在項目實施前,縣(區)疾控中心負責對工程水源水質進行嚴格檢測,工程建成后再對供水水質進行檢測,確保飲水安全。為建立完善農村飲水水質監測體系,在供水總站建立了縣(區)農村飲水水質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