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都將污水處理廠比作“腎臟”,有了它的存在,才能保護城市機體的正常運轉。近日,記者從煙臺城市排水部門獲悉,城市排水監測站在市區兩大污水處理廠的排海混合區設置了16個站位,對海洋水質進行取樣監測。據悉,目前的檢測結果顯示,排海的污水各種指標符合要求,總體的監測工作預計將于本月底全部結束。
將藍色經濟區的重要城市—煙臺市推到一個重要的發展地位。注重生態環境,實現海洋開發和保護并重,對市城管局排水管理處的排污監管及污水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人體的體液循環構造一樣,城市污水也是一個龐雜的系統。煙臺市套子灣污水處理廠、辛安河污水處理廠自建成運行以來,對煙臺市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特別是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排水處負責人介紹,煙臺市套子灣污水處理廠目前接納處理來自芝罘區、福山區、開發區東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25萬噸;煙臺市辛安河污水處理廠目前接納處理來自芝罘區南部、萊山區、牟平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12萬噸。兩廠的污水經處理、監測后達標排入排海混合區。
把污水處理廠比作城市的腎臟,可見它對于城市的“健康”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為確切了解排海混合區的水質,從而掌握混合區使用階段對海洋資源和環境的影響程度、評價海域污染物濃度影響預測。8月7日,市城市排水監測站對套子灣污水處理廠排海混合區進行了取樣監測。
此次出海取樣監測工作對套子灣排海混合區內、外共設16個站位,每一個站位根據《海洋監測規范》中的要求對水深設點,共取海水樣品33個、沉積物樣品5個。主要檢測了水溫、pH、CODMn、SS、溶解氧、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非離子氨、無機磷、揮發酚、氰化物、硫化物、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汞、鎘、砷、鉛、銅、鋅等21項海水項目,砷、鉛、銅、鋅、鎘、石油類、有機碳等7項沉積物項目。
部分檢測項目已檢測完畢。其中:無機磷,所有點位的濃度值均小于0.015mg/L,達到一類水質標準;無機氮,所有點位的濃度值均小于0.3mg/L,達到二類水質標準;化學需氧量,所有點位的濃度值均小于2mg/L,達到一類水質標準;溶解氧,所有點位的濃度值均大于6mg/L,達到一類水質標準。目前,檢測工作進展迅速,下一步將對辛安河污水處理廠排海混合區進行取樣監測,總體監測工作預計將于本月底全部結束。
開發利用海洋、發展海洋經濟是煙臺市的一大優勢,也是社會經濟建設最具有潛力的領域。由于市城管局排水處監測站在海水及沉積物檢測方面均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及省級實驗室資質認定,對海水中29個項目及沉積物中14個項目具有檢測能力,能達到海洋水質及沉積物的調查要求,并多次參加過市套子灣、辛安河兩污水處理廠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今后,排水監測站將繼續開展此類定期監測工作,為污水排海混合區及排海管道建設和管理,為保護管道海區的生態平衡、保護海洋資源提供環境保護方面的科學依據,最終為治污減排、凈化環境、造福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