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溶化灌農莊……’這是描述《我們新疆好地方》的歌詞。然而最近有專家表示,要把渤海的海水引進新疆的戈壁灘,將沙漠變成水鄉良田。引千公里之外的海水入戈壁沙漠,究竟是癡人說夢、天方夜譚,還是打破常規、籌劃明天?透過這一話題的熱議,我們又獲得了什么思考?今天(11月22日)我們請到了特約評論員何衛剛和大家聊一聊‘海水西調、引渤入新’這一話題。何博士,你好!”
嘉賓:“你好!”
主持人:“節目開始前,先來了解一下‘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思路提出情況。”
(短片)
11月上旬,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海洋分會等多部門承辦的“陸海統籌、海水西調高峰論壇”在烏魯木齊市召開。全國120多名專家受邀而來,商討“海水西調,引渤入疆”龐大工程,從而引發世人關注。
這次論壇已不是海水西調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早在1997年,西安交通大學生態環境與現代農業工程中心教授霍有光就已經提出了這一設想,而在2001年,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陳昌禮也曾再次提出。
#p#副標題#e#
“海水西調、引渤入疆”的基本思路是: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再順北緯42度線東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余脈進入新疆;路線全長2800多公里。
這一設想是通過引入大量海水形成人造的海水河道和湖泊,從而鎮壓沙漠。同時,大量海水依靠西北豐富的太陽能自然蒸發,作為濕潤北方氣候的水氣供應源增加降雨,從而達到治理我國沙漠、沙塵暴,徹底改變華北、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惡劣的目的。
主持人:“看了短片的介紹,對于近期提出的‘海水西調、引渤入新’,您是怎樣看待這一設想的?”
嘉賓:“我首先認為把渤海水引入新疆總起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大家方方面面的關注新疆的發展,并且把切入點放到水資源的利用上,我覺得能夠引起全國人民對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關注是一件好事情。”
主持人:“它能給我們新疆帶來什么好處?”
嘉賓:“我想這個好處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它能解決我們在解決誰使用方面的使用問題,我們知道目前我們在農業也好、工業也好在誰使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短缺,海水進疆工程一旦實施,能對我們的用水緊張問題存在一定的緩解作用,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生態環境缺水的問題,如果工程成為現實,就能解決新疆一個時期以來由于氣候變化產生的生態環境缺水上的問題。”
主持人:“‘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設想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各方的面關注和爭論。我們來了解一下。”
(短片)
“海水西調,引渤入疆”的設想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爭論。有網友稱,此設想和當年的“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讓西藏變成真正的江南”有一拼。而在諸多質疑中,成本和環保成為這一設想遭受質疑的兩大焦點。
在各大網站,眾多網友也表達了對這一話題的關注。
網友:為什么不往南在西藏開山引雅魯藏布江呢,貌似成本還低點。
網友:目前,不少沿海城市由于海水倒灌而引發土地酸堿度變化。如果把渤海水引入新疆,一旦沿途海水泄漏,缺少降雨的新疆很可能會導致土地鹽堿化。
網友:如果引渤海水入疆的設想很對路,那為什么京津地區不充分利用海水,還要去長江黃河調水?
#p#副標題#e#
面對質疑,設想的提出者和支持方也做出了相應的回應:
1、鹽堿化問題,引水渠沿內蒙古邊境鹽堿干涸洼地,鹽堿化影響甚微;
2、能源問題,中國目前電能已供大于求;
3、資金問題,工程提水站一次性投資不大,要在30年—50年以后實施,屆時中國經濟發達,是西北戰略性基礎工程。海水西調工程運行投資巨大,但產出更大。
4、污染問題,如果在“引渤濟錫”項目基礎上引水,引水口選擇在遼寧葫蘆島,可以引來未被污染的水。
面對爭論,記者從新疆水利廳了解到,目前政府還沒有制定關于“引渤入疆”的相關計劃,可以說這一提法目前仍在專家研究的層面上。目前,引渤入疆只是“一個美好的想法”。
主持人:“水往低處流,而現在跨越如此遠的距離從東往西調水,很多人覺得這就是癡人說夢,通關短片我們看到現在爭議也很大,那您認為這個設想可行嗎?”
嘉賓:“整個海水進疆工程還是一個概念性的問題,我們國家的技術來說,整體來說這個工程在理論上是可能的,比方說在很多方面基礎科學方面我們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了,我們的航天事業、我們的高鐵、我們的大飛機,包括我們的水利工程建造的等等在世界上已經處于一個很高的位置,我們現在缺少的是實踐,如果有了這個實踐的機會,我相信中國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一定會創造出人間奇跡,造福我們自己,進而造福全人類。”
主持人:“現在已存在很多質疑的聲音。”
嘉賓:“我們總結了一下,無非是這么幾類,首先是整個工程技術的可行性,技術上是否可行這是一方面的質疑,第二個方面是海水淡化的能力,如果我們把海水引入到新疆,我們有沒有這么大的海水淡化能力,如果我們一年引十個億,是否存在這樣的技術淡化這十個億?還有一個方面,整個工程引到了以后,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會不會造成一定的破壞,這些問題都是非常具體的問題,提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最終還是要相關部門去回應,但是我對項目的本身也有一種質疑,全國縣在南方北方都缺水,缺水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全國都出現缺水的情況下中央政府能否為了解決新疆卻與內地用水短缺問題,而實行這么大的工程。”
主持人:“一招您剛才說的,能不能這樣理解:在理論層面和積水層面都是可行的,現在就看國家有多大決心來實行?”
嘉賓:“對,各地區面對缺水問題,解決的順序是有優先的,只能最優解決最需要水的地區,如果國家真的關注我們缺水的情況,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劃,再過一段時間會來解決。”
主持人:“何博士,我們注意到目前許多媒體和民眾對于海水西調的爭論相當激烈,但關注的焦點多集中于工程的可行性上,然而作為這一規劃最大相關方新疆,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如何?先通過短片了解一下新疆的相關情況。”
(短片)
新疆的土地面積占全國的六分之一,人均水資源比較豐富,但水資源總量卻只占到中國的2.9%,單位面積產水量在中國為倒數第三位。
新疆目前有大小河流570條,地表水徑流量達884億立方米。但新疆季節性、區域性缺水嚴重,遠遠滿足不了全疆工業尤其是農業對于水資源的需求。北疆、東疆的昌吉、哈密、吐魯番地表水緊缺,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天山北坡中段的奎屯、獨山子、烏蘇一帶缺水更突出,出現了地下水井越打越深、水泵越換越大,水越抽越少的惡性循環局面。南疆則出現了塔里木河下游三百公里的斷流,以及每年一度的春旱。除了干旱缺水,新疆的沙化也愈演愈烈。
11月16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新疆可持續發展中有關水資源的戰略研究》項目研究成果。成果顯示,新疆與世界上同類干旱區的一些地方相比,水資源相對豐富,可以支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無序開荒,灌溉面積過度擴張造成農業用水量過大、用水比例過高,是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過度的根本原因。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根本出路是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發展節水高效的現代農業,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實現水資源利用的戰略轉移;跨流域調水方案成本過高,經濟上不可行,水資源配置應首先滿足河湖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與保護等。
主持人:“何博士,我們還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最近‘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話題關注度非常高,各大媒體、網站都有相關的報道,但是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這個設想的可行性上,對于新疆,我們的水資源的客觀情況吸引的目光卻少很多,您注意到這個現象了嗎?”
嘉賓:“對,現在海水進疆引起了大家廣發的關注,但是很多基本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掉,關于新疆水資源的情況,只有業內人士應該說比較清楚。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新疆水資源整體來說,對于我們還屬基本夠用的,我們存在問題是季節性缺水和用水結構不合理,這是目前新疆在用水過程中存在最大問題,你比方說北疆地區,底線睡在一些地區已經不足以支撐北疆地區對水的需求量,所以出現一種狀況是大規模的開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越來越低。所謂的用水結構不合理主要是我們目前我們看來在整個南北疆和東疆主要是用于農業,農業用水的需求占到了整個新疆用水的95%。”
主持人:“我們也注意到,11月16號中國工程院針對新疆水資源的現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著結論是,新疆人均水資源占有率占到人均第二,似乎是不缺水,那我們為什么要轉變,抓邊哪些用水方式?”
#p#副標題#e#
嘉賓:“我想,要裝便用水的理念,現在用水在管理方面主要用于農業用水,它也是用水結構本身產生的問題,首先要在這個上面進行突破,其次要在節水上上進行認真整理,進而提高水資源的使用率,這也是一個非常主要的方面,但是我們是但的區域性調水也能解決我們新疆水資源不平衡這樣一個問題,這就是解決目前新疆水問題一個核心的點,如果說海水進疆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們也可以用區域性跳水來解決新疆的缺水問題。”
主持人:“其實不僅僅是水這方面,通過引渤入新,對于新疆的其他方面,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思考。他給我們帶來的另外一個深層次的啟示就是,我們類似在經濟社會中所面臨的很多問題,沒有把它完全拓展開來,你比方說我們新疆的農業,林果業非常的發達,但是我們存在一個問題,市場的需求,市場需求又多大,市場在哪里?一切的不完善是制約新疆發展的瓶頸,如果說我們把類似的問題提升到與海水進疆同樣的村次來看,在全國的平臺上來讓全國的人來幫助我們解決新疆林果業銷售難的問題我覺得也能解決掉這個問題,你比方說我們在工業發展方面我們兩個可持續,資源開發可持續,環境保護可持續,落實到一些具體的問題上面,連個可持續究竟如何統籌,建立什么溝通渠道和橋梁來實現這種統籌也需要跳出本地區的思維放到一個更大的面上最好向海水進疆工程這樣一個平臺讓方方面面的人士參與進來討論,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這是給我們一個最主要的啟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以后在處理類似的事情來說,關于經濟社會發展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利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到巴一些中調問題,突出問題,我們里所不能及的問題放到一個更大的平臺上去,借助方方面面的人,來讓大家獻言獻策,群策群力,能夠推動新疆的經濟社會大建設、大開發。”
主持人:“何博士,其實引渤入疆這一話題的全國熱議,從某種意義上講,話題的內容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這種關注、這種態度更加值的我們去思考。”
嘉賓:“通過海水西調的熱議,給我也帶來了很多的思考、啟示,這樣的爭論和關注,不管結果最終該如何,他都引起了我們對新疆水問題的的關注,甚至是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這是一件好事。同時它也引發了全國人民的關注,我們歡迎這樣的關注,這對于我們新疆的長遠發展是一件好事。當然從我們新疆的角度出發,我們是希望‘海水西調、引渤入疆’一旦提出,就應該有個最好的結果,不管它是實施,還是不實施;但我們的希望是能在最后總論證可行的基礎上實施,為了新疆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