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記者楊秀偉 今年6月,肇慶市一家造紙廠廢水處理C O D數值超標,肇慶環保部門立即察覺,隨即下達停產限期整改令。日前,中央、省級媒體聯合報道組來到“中國硯都”肇慶采訪,肇慶市環保局副局長陳金鑾博士稱,這一快速查污能力得益于該局的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
據悉,肇慶境內流經的河流主要有西江、賀江、綏江、新興江等,其中西江是肇慶及下游廣州、佛山、江門等市主要飲用水源。然而肇慶有1.5萬平方公里面積,環保監控難度大。為此,肇慶市環保局投入300多萬元,建立了這套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南都記者觀看演示發現,這一網絡系統不但能夠遠程控制攝像頭方向,而且具有預警功能。這一系統監控點目前有38個,分布在肇慶各區市37家環保國控和省控企業,肇慶市下一步計劃將市控企業也納入其中。
除加大監控,肇慶市還通過工程減排、結構減排,保障區域環境質量。“十一五”期間,肇慶市新增10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全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從20%提高到了80%,小火電、落后水泥生產線等淘汰任務提前完成。肇慶市每年財政收入只有50多億元,每年環保支出占財政支出接近3%。
陳金鑾表示,肇慶市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路子,因此在產業準入方面堅持高標準。今年1-7月,受理584個,拒批22個。肇慶抓住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契機,積極爭取無污染或輕污染產業布局,積極引導“科技型、創稅型、生態型”項目落戶,從源頭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產生。正在申請國家級認定的肇慶高新區,環保準入門檻很高,招商引資卻成效顯著,已連續5年在全省省級開發區名列第一。省委書記汪洋兩年內五次視察肇慶高新區,寄望其“盡快成功申報國家級高新區、盡快實現年產值5000億元”。